感謝原作者"阿元"同意轉錄...^_^
空間性質 / 商業空間
座落位置 / 台南海安路
主要建材 / 水泥粉光、玻璃、水泥漆、實木
設 計 / 阿元

原本是中醫診所堆放器材的舊倉庫,有著不同時代整修的痕跡,半舊不新的樣子有著自己的味道,也許因為海安路(或也可以說整個台南)的發展緩慢,才得以被保留至今,這是屬於台南人不一樣的幸福.

原來外觀
談不上古蹟維護,也沒有歷史文化傳承的沉重壓力,幾個年輕人秉持著相同的理想,鼓起相當勇氣想要自己創業,透過台南社大老師的介紹找到這樣的一間舊倉庫,屋主聽了這群年輕人的理念後同意將父親留下來的房子租給他們,甚至拿錢出來贊助入股.
其實第一次看到這個房子時就相當感興趣,只是當時設計師另有其人,我擔任的只是針對外面庭院設計整理的"顧問".後來因為業主與設計師理念不合,才有機會擔任整個空間的設計,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很棒的機會.
舊空間改造最大的難題在於新的設計如何與舊空間結合,舊建物保留與拆除的界線在哪,這個問題沒有定論,對我來說,只能見機行事.

保留原來外觀,留住歷史痕跡,就連已經有點銹蝕的鐵捲門也不拆除,門戶的安全就由新設的玻璃門來擔任吧,透明的玻璃門完全的融入在舊外觀裡,不會顯得突兀.

舊的結構鋼樑依舊佇立.

日據時代(據說)的雨淋板即使有些空隙,但仍不失它遮風擋雨的功能,也替這舊空間的改造作了最大的見證.
見機行事是說,留住舊空間的味道,創造空間新價值,這就見仁見智了,我對空間新價值的認定是至少讓使用者可以隨心舒適的使用.

除了隨心舒適的使用之外,空間新價值也在於處處是風景,不管是原來的借景或嶄新創造的.

白天一樓靠窗的街景,透過水池反映的天空讓人看的更寬廣

到了晚上相對於刻意減少光源的外觀,室內變成是一幕生動的窗景.

純白的主要入口通道,隔絕外在的紛紛擾擾,藉由通過與停留沉澱心靈,帶著一顆安靜的心進入屬於舊軀殼的新靈魂.

停下來看一看小窗外的紛擾,會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毫無意義


所謂隨心舒適,就是可以當自家的客廳般或坐或躺

也可以將自己藏在似有若無的浪漫的線簾後沙發區


當然也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,看本書,悠閒的渡過一整個下午.

隨光呼吸...從早上到晚上光影的變化,伴隨著下午水池映在牆上的光影律動,名符其實的隨光呼吸...

隨光呼吸,往光來的地方去吧
相簿還有更多相片...
0 意見:
張貼留言